“走!去建设火星”硬科幻行星科学体验展在武汉开幕

2025-07-19 22:00:1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盖伟涛

火星为什么是红色的?未来的火星城市怎样拔地而起?火星生活将是何种图景?7月18日,“走!去建设火星”硬科幻行星科学体验展在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国建筑科技馆开幕,展出10余项互动展项、30余块陨石,带领观众情景式体验“火星生活”,沉浸式探索火星的奥秘与未来。

火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地球较近且环境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也是深空探测的重要目标,被视为人类太空移民的首选地之一。

作为中国建筑科技馆首个硬科幻行星科学沉浸体验主题展览,该展在遵循科学原理和现实依据的基础上,聚焦“深空未来”“火星建造”“太空艺术”三大主题,将未来火星生活的硬核科学畅想转换为真实可感可互动的场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未来火星基地,体验登陆火星、建设火星、开发火星及入住火星的全过程。

展览分为六个部分。“序厅:红土大陆”部分,带领观众“穿越”到火星地表,了解火星为何呈红色。“荧惑·初遇”部分,通过地火对比讲述为何要探测火星,观众可了解火星标志性地貌、人类探火历程以及往日火星概况。在“红尘·建居”部分,观众可在火星砖房搭建、地火航班矿产运输、火星农业实验、火星微生物选育等区域探秘如何让火星更宜居;打卡《流浪地球2》视效团队打造的电影级虚拟置景影厅,“乘坐”观光飞船遨游红土大陆、领略火星风光。在“深空·拓土”部分,观众可操控火星车开启采矿“淘金”之旅,通过矿石样品分析车分析矿石稀有度,近距离观赏火星陨石、月球陨石、灶神星陨石、南丹铁陨石及形似神龟、金蟾的陨石。在“入乡·归去”部分,观众可“乘坐”胶囊列车返回居民区入住,了解火星沙尘暴及蓝色黄昏,“领取”火星居民身份证,沉浸式探索火星衣食住行。“尾厅:暗淡蓝点”部分,引导观众思考宇宙探测的意义,更加珍爱地球!

为更好地实现科学普及与文旅体验、艺术表现完美融合,该展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丁烈云,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物理系教授巴丹尼,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肖龙,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杨万能,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华中科技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教授周诚,“火星叔叔”郑永春等十余位专家的倾情支持。

“该展突出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观众可以打卡拍照、沉浸式观影,还能互动体验、近距离感受陨石的浪漫,从中收获很多科学知识。”中国建筑科技馆执行馆长张祖礼表示,希望该展能为观众深度解读火星奥秘,带来新奇有趣的科技文旅体验,点燃青少年航天科创梦,吸引更多人奔赴星际梦想,从而打造暑期亲子研学旅游新场景。

据悉,该展展期至2026年3月29日。为让观众深入了解“走!去建设火星”硬科幻行星科学体验展,中国建筑科技馆组织定时志愿讲解,上线AR行星明信片、AR行星模型、陨石盲盒等百余款文创产品。该展同时将邀请行业专家开展“鲁班讲坛”学术讲座,针对中小学生举办系列“匠心课堂”进学校社教活动,推出“创意搭建火星探测车”科普研学活动。

据介绍,该展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支持,中国建筑科技馆主办,厦门科技馆、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等单位协办。

(盖伟涛 摄)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