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速测自己的咖啡、酒精敏感基因,实时进行身体的超声扫查……这些要在医疗机构专业检验科里才能完成的检测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现场也能实现了。
7月18日,华大集团在“链博会首发站”首发“从基因解码到智能诊断的创新产品矩阵”。很多曾经难以触达的健康“信号”,很短时间里就能给出报告。
“一个人的酒精代谢能力和编码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的基因变异密切相关。”华大智造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彭欢欢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为了让基因检测像血糖仪、血压计一样便利,团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测序”技术。
在现场,很多参展观众参与了饮酒基因速测体验活动。观众只需自助采样,20分钟后就能看到先天酒精代谢能力检测与评估报告。
“迷你测序仪的五个灯如果都亮了,就是‘千杯不倒’,只有1个灯亮,说明酒量不太行。”彭欢欢说,测序技术正在走近寻常百姓,可实现极简操作、环境适应性强的便携测序仪品类已经实现“上山下海,开箱即用”了。例如,E25基因测序仪在珠穆朗玛峰稳定运行,还曾跟随“探索一号”科考船挺进万米深渊马里亚纳海沟区域进行科考工作。
“首发站”上,一个只有手机大小的超声设备引起了观众的兴趣。“这个能放进口袋的超声设备只有275克,比我们的手机稍重一些,它是医生可随身携带的视诊器。”华大智造运营产品经理张红说,有弧度的一端是凸阵探头,主要用来探查肝脏、胆囊等深部脏器,平的一端是线阵探头,可探查甲状腺、乳腺、血管等浅表组织。
“设备可以快速与手机连接,实时成像,当基层医生遇到疑难杂症时,就可以依据它生成的图像与专家进行远程会诊。”张红介绍,为了降低漏诊率,设备还提供智能辅助诊断功能,自动测量、自动标注和自动分级病灶。
迷你测序仪、智能掌上超声让曾经门槛高、利用难的医疗技术变得越来越“亲民”。“生命科学、计算科学、人工智能相结合为人类健康问题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华大集团首席执行官尹烨表示,科技创新在考虑推进技术不断突破的同时还要充分重视它的可及性,让人人能测基因、能存细胞、能调整菌群、能利用脑科学管理情绪,这需要健康生态的构建。
链博会设置健康生活链,凝聚健康产业链、供应链的前沿科技成果和智能互联等新兴数字技术,形成协作生态,推动智慧健康生活场景的创新。
“华大智造作为中国基因测序设备领域的‘链主企业’,拥有超过3300个用户,覆盖科研及临床领域。基于我们的设备和应用,每天都有最新的科研成果发表。”彭欢欢表示,通过核心技术自主攻关、全产业链布局及开放生态建设,华大智造构建联盟、制定行业标准,推动高精尖技术在公共卫生、健康生活等领域的应用。参加链博会,将进一步加强各方在链上协作的韧性,推进生命科技落地公众健康。
(受访者供图)